原名用绣,学名耿霞,
浙江省永嘉县潘坑乡潘坑村人。
1913年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学习。
谢文锦(1894-1927),原名用绣,学名耿霞,浙江省永嘉县潘坑乡潘坑村人。1913年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返家乡接办岩头高等小学,任校长,热情向学生宣传新文化运动。1919年春赴上海,投身革命活动。
1920年秋,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1921年4月赴苏,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23年冬回国,在中共中央工作,先后任共产国际代表、苏联顾问鲍罗廷的俄文翻译,中共上海地委组织部部长,参与我党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和实行国共合作的具体工作。
1924年10月,回家乡发展党员,创建了中共温州独立支部,这是浙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
1925年4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列宁与农民》一文,系统介绍了列宁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此文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入选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材。
“五卅”运动后,历任上海总工会中共党团成员和总务科副主任等职。1926年4月担任中共江浙区委委员,先后任曹家渡、杨树浦区委书记。7月调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他往返于上海、江苏、浙江之间进行频繁的革命活动,并参与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1927年4月10日夜,谢文锦主持召开南京地委扩大会议,研究应对国民党右派的具体对策,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特务侦缉队包围了会场,谢文锦等10名革命志士被捕。在狱中,他们经受种种酷刑,宁死不屈。4月15日夜,灭绝人性的反动派将谢文锦等人装入盛有石灰的麻袋,用刺刀将他们活活刺死,然后把他们的遗体投进秦淮河,销尸灭迹。反动派虽然摧毁了他的身体,但是毁灭不了他的精神,他的精神永远鼓舞后人前进,正如他翻译的《光明赞》歌所鼓励的——“同志们,向太阳,向自由,向着光明走!同志们!黑暗已消灭,曙光在前头!”
1992年3月1 4日,水嘉县人民政府在他的故乡潘坑村其原宅基地上建立了谢文锦烈士纪念碑,碑高5.5米,宽1.05米,碑体正面镌刻着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题写的“谢文锦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