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图片描述

林环岛(1904一1941)

林环岛是国际主义战士,
缅越华侨的卓越领导人,
杰出的新闻,教育、文化工作者。

(1904一1941)

林环岛是国际主义战士,缅越华侨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新闻,教育、文化工作者。他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1941年病逝于越南西贡。196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林环岛为革命烈士。

林环岛又名林栋、林云涛、林东山,化名乐乐、孝乐、杨志恒,曾用笔名有环岛海民、凡朵、屁博士、炸弹、双木,太史公、杨氏、珊珊、鲁人等。1904年1月8日出生于浙江省洞头北岙顶寮村。他在温州省立第十师范学校读书时,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21年,他在温州《瓯海日报》上发表《中国家庭制的研究》一文.抨击封建礼教,热情地歌颂共产主义。后来他又组织家乡的进步知识青年,成立甲子学社,与旧社会的丑恶腐败现象作斗争。他关心家乡建设,倡导创办了东屏镇小学(现为北岙镇小学),并为筹建虎头屿灯塔做了大量工作。

1926年,林环岛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北伐战争,南下福建,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总政治部工作。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总政治部在泉州设立兴泉永政治监察署,他为监察署秘书。监察署的任务是:指导各县县长施政,组织发动民众,反对土豪劣绅,反对贪官污吏。1927年1月.在中共闽西南特委领导下,成立了中共泉州特别支部,林环岛是泉州特支成员之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泉州特支和兴泉永政治监察署遭到破坏,林环岛转移到同安隐蔽。不久,他去了武汉,会同陈文聪同志,秘密到达上海。1928年春,在上海龙华创办泉漳中学,他担任训育主任兼教务。他利用学校讲坛,宜传革命,并在龙华附近的农民及龙华兵工厂工人中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5月28日,泉漳中学被迫停学,师生18人被国民党逮捕,他幸而脱险。

他受党的派遣,于1929年3月30日,离沪赴缅甸仰光,担任缅甸华侨中共组织的书记之职,艾芜负责宣传工作,王思科负责组织工作。在仰光,他一如既往地为缅华新闻和文化教育事业而积极工作。他曾在《仰光日报》上发表文章,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挑起内战的罪恶。他还参与缅华书记公会的组织活动.主持仰光华侨创办的文化促进社工作。1930年初,他和艾芜合编《如是》周报,常用“凡朵”笔名,在报上发表评论,还在仰光平民学校担任教职。当时国民党为了麻醉中国人民,通过吴稚晖、李石曾邀请第二国际主席樊迪文来华讲学。林环岛撰文在《缅甸新报》上发表,揭穿他们的用心,指出修正主义对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从而与国民党在缅甸的《觉民日报》进行了一场大论战。1930年10月,缅甸书记公会请他主编《新芽小日报》,艾芜任助理编辑。他每日在报上发表一篇评论,抨击蒋介石发动内战、勾结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于是再次与《觉民日报》及其小宗派“五三”社进行论战。1931年初,缅甸华侨的党组织遭英殖民当局破坏,林环岛和艾芜、王思科、郭阴棠、关怀世等被逮捕,囚禁在巴街特别拘留所。在狱中,他仍不忘用笔参加战斗,写了《入狱记》、《笼中杂感》等文章。3个月后,他被驱逐出境。国民党暗探秘密跟踪他到达香港,阴谋把他绑架到广州处死。由于船上海员的帮助,他甩掉了敌人,安全地回到上海。

1931年1月,林环岛在上海创办了《现实周报》,1932年1日遭国民党查封。不久.由于福建会馆的帮助,泉漳中学重新办起来了,林环岛任秘书,同时在上海艺术大学兼任训育主任之职,又兼汕头《星华日报》驻沪记者,一身三任,工作十分繁忙。同年9月,他为《南声报》主笔,后任总编辑。10月,《南声报》遭国民党查封,泉漳中学也被勒令停办。1934年10月,林环岛又被迫出国。他到了越南,在西贡市堤岸真茹学校任教,兼任汕头《星华日报》驻越记者。他积极协助爱国华侨颜子俊等创办了匡庐书报社,出售国内进步书刊,团结教育爱国侨胞。1935年7月,他从越南回国,在汕头《星华日报》社担任“现代论坛”、“国内”、“专电”栏目的编辑。1937年5月,党组织调林环岛到厦门任市工委委员,并任《星光日报》副刊“彗星”的编辑和《星星晚报》的总编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厦门文化界在市工委领导下,以鸽翼剧社的部分小演员和绿苗文艺研究社的成员为骨干,成立了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厦儿团”在国内外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并进行募捐、慰劳等工作。他们走过3个省,到过2个国家,行程万余里,历时3年多,演出数百场,推动了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受到各界同胞和海外爱国华侨的热烈欢迎。他们募到大批款项和物资,支援祖国抗战.因而得了“炮火中的小英雄”、“少年先锋”的称号。1938年5月11日,厦门沦陷,中共厦门市工委迁往漳州,同漳州工委合并成立中共漳厦市工委。为了争取海外爱国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5月下旬,“厦儿团”由洪陵、陈轻絮率领,从漳州徒步出发,经漳浦、云霄、诏安至黄岗,于6月上旬到达广东省汕头市。这时,中共漳厦工委为了加强对“厦儿团”的领导,派林环岛担任“厦儿团”总领队,洪陵、陈轻絮为副领队,并成立了党支部,林环岛任书记。他任总领队后,除了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外.同时也加强了对团员的马列主义教育和文化教育。那时团员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年龄大的也只有16岁。党的领导工作加强了,“厦儿团”的工作更有秩序.也更有起色。“厦儿团”于7月上旬离开汕头,经揭阳、普宁、陆丰、海丰,到达惠阳。当时适逢菲律宾华侨战地服务团路过,团员都是闽南人,“厦儿团”与他们举行了联欢会。8月初,“厦儿团”抵达广州。路上十分辛苦,膳宿卫生条件又差,很多团员生了疥疮。林环岛找到爱国民族资本家、大新公司的董事长蔡昌,由他介绍,让团员们住进了方便医院。蔡昌还捐赠每个团员一套童子军服装。从此,“厦儿团”进出服装整齐,队伍显得格外精神。8月底,邓颖超同志到达广州,林环岛向她汇报了厦门失守后“厦儿团”的情况以及到海外宣传募捐的打算。邓大姐对“厦儿团”十分关怀,由《民族日报》记者梁若尘陪同,到方便医院看望了团员们。邓大姐说:“你们小小年纪就那么爱国,真是我们的国宝。”她勉励大家要好好学习、工作,并亲切地嘱咐他们到了海外必须保重身体。还同团员们合影留念。9月下旬,“厦儿团”本拟申请先去新加坡,后因新加坡英殖民当局不肯发给入境护照,于是先赴越南。11月中旬,他们从香港乘船到达西贡。抗日战争以前,华侨进入各国口岸,都要受到侮辱性的搜身检查。“厦儿团”这次到西贡码头,受到了爱国侨胞的热烈欢迎。他们一上岸,就列着整齐的队伍,响亮地唱起抗战歌曲。爱国侨胞用小汽车把他们送到福建学校,后来又送他们移住堤岸暨南中学。堤岸是华侨集中的城市,和西贡毗连,总称西堤。华侨领袖颜子俊等,对“厦儿团”的到来极表欢迎。他们通过中共南方局与越南华侨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因而“厦儿团”在越南的宣传募捐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1939年元旦前后,“厦儿团”前往柬埔寨金边巡回演出。在金边10来天,同样得到爱国侨胞的盛情接待,陪他们参观了皇宫博物馆,并协助募得不少款项和物资。“厦儿团”在西堤和金边的宣传演出,激发了广大侨胞的爱国热忱,鼓舞了他们的斗志;而日本驻西贡使馆却恨之人骨,对法国殖民当局施加压力,说什么“再容许这些小赤儿在越南胡闹下去,这地方是不会安宁的”。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指使其在越南的领事馆分裂华侨,不准“厦儿团”在越南延长护照的时间。这时新加坡的许多华侨团体纷纷来信来电欢迎“厦儿团”去演出,但向英当局提出申请后,迟迟得不到批准。鉴于形势的变化,中共南方局廖承志、连贯等当即作出决定:“厦儿团”在西贡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即取道谅山回国。林环岛则奉中共中央驻港办事处之命,继续留在越南搞华侨统战工作,担任印度支那共产党南坼中国同志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书记。

林环岛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他在率领“厦儿团”出国演出的途中,不断搜集各地生动的材料,用以教育下一代。如在香港,他就用香港人贫富悬殊的情况,说明消灭剥削、消灭压迫的必要性,说明共产主义社会是解放全人类的理想社会。在越南,他汇集了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越南以及越南民族英雄领导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的历史材料.来激发儿童团员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林环岛在领导“厦儿团”期间,健康状况已很差,外出回来,经常脸色苍白,一手按住胸口,一手用手帕抹头上的冷汗。当时,医院诊断他已身患肺结核病。但他不管,经常带病为《越南日报》、《大众报》撰写文章。在爱国进步华侨办的华文《全民日报》上,他曾发表了短小精悍的系列文章《鲁人游击记》,揭露日寇侵华是妄图霸占整个东南亚的狼子野心,鼓励华侨为保卫祖国出钱出力。他还经常为西堤市华侨党组织执笔起草一些重要文件。

1941年春,林环岛的病情愈加严重。这时,法国殖民者制造的白色恐怖,弥漫着整个越南。国民党驻西贡领事馆也为殖民主义者张目。党组织安排林环岛住到郊区的蝴蝶旅社,以避免敌人的骚扰和迫害。由于经济困难,医疗受到限制,他的病情日趋恶化,于春夏之交病逝于西贡福善医院,年37岁。至今遗骨仍埋在异国他乡。

早在1930年,林环岛就在《新芽小日报》上发表文章预言,新中国必将到来。1938年,他在厦门为在家乡出世的女儿取名“黎明”。1949年,他所渴望的黎明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林环岛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